古树

树老亦如人,骨劲皮皱裂。 百卉争繁华,一枝冷坳铁。 强阳发空心,红芽吐枯节。 有若老翁醉,赪颐照头雪。 姿态虽寡妍,根株免摧折。 百遍阅春风,冰凌傲石碣。 不似夭桃花,容易与春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骨劲:骨力强劲。
  • 冷坳铁:形容树枝坚硬如铁,且显得冷峻。
  • 强阳:强烈的阳光。
  • 红芽:红色的新芽。
  • 枯节:干枯的树节。
  • 赪颐:面颊泛红。
  • 照头雪:形容白发如雪。
  • 寡妍:缺少美丽。
  • 冰凌:冰柱。
  • 石碣:石碑。
  • 夭桃:娇艳的桃花。

翻译

这棵古老的树,就像人一样,骨骼强劲,皮肤却因岁月而皱裂。 在百花争艳的繁华中,它却像一支冷峻的铁枝,孤独地矗立在角落。 尽管阳光强烈,它的中心空洞,但红色的新芽仍在枯萎的树节上顽强生长。 它仿佛是一位老翁醉酒后,面颊泛红,白发如雪,映照在头顶。 虽然它的姿态不如其他花木那样美丽,但它的根和枝却免受了摧折。 它历经无数次春风的洗礼,依然傲立,如同冰凌般坚硬,不屈于石碑之下。 它不像那些娇艳的桃花,轻易地随着春天的离去而凋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树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风采。诗中,“骨劲皮皱裂”一句,既描绘了古树的外貌,又隐喻了其内在的坚强。后文通过对比百花与古树,强调了古树的孤独与坚韧。最后,诗人以古树不随春去而凋谢,来象征其超越时光的永恒之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中不屈精神的颂扬。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