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祠

平驱妖国洗蛟潭,月下高禅独自参。 耻与摄山为伴侣,为他靳尚作伽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驱:平定,驱赶。
  • 妖国:指邪恶的地方或势力。
  • 洗蛟潭:清洗蛟龙的深潭,比喻消除祸害。
  • 高禅:高僧。
  • :参禅,指修行佛法。
  • 摄山:可能指某座山,具体不详。
  • 伴侣:同伴,伙伴。
  • 靳尚:人名,具体不详。
  • 伽蓝:寺庙。

翻译

平定邪恶之地,清洗祸害之潭,月下高僧独自修行。 以与摄山为伴为耻,更不愿为靳尚作寺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月光下独自修行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邪恶的排斥。诗中“平驱妖国洗蛟潭”展现了高僧的威力和决心,而“耻与摄山为伴侣,为他靳尚作伽蓝”则体现了他的高洁和独立,不愿与世俗为伍,更不愿为权贵服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精神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批判。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