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驿阻滞感述

蹇蹇趋王日,騑騑周道朝。 时危贤者贱,世乱仆夫骄。 敢自悲迟滞,如何驾远遥。 晨林风鹊乱,昏树月乌噍。 未静烟尘色,谁怜羽翼焦。 穷途西日暮,酷昼午云烧。 长息思原隰,饥心望阙朝。 嗟嗟行役者,徒尔复歌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蹇蹇(jiǎn jiǎn):行走困难的样子。
  • 騑騑(fēi fēi):马行走不停的样子。
  • 周道:大道,指旅途。
  • 仆夫:仆人。
  • (jiào):鸟叫声。
  • 烟尘色:指战乱的景象。
  • 羽翼焦:比喻处境艰难,如同鸟的羽翼被烧焦。
  • 长息:深深叹息。
  • 原隰(xí):平原和湿地,泛指大地。
  • 阙朝:宫阙,指朝廷。
  • 行役者:旅行在外的人。

翻译

我艰难地奔赴王城,马儿不停地走在周道上。 时局危急,贤人被轻视,世道混乱,仆人变得骄傲。 我怎敢自怨自艾,为何要驾驭这遥远的旅程。 清晨林中风鹊乱飞,黄昏树上月乌鸣叫。 战乱未平,谁会怜悯我这焦灼的羽翼。 在穷途末路,夕阳西下,酷热的白昼,午间的云彩仿佛被烧焦。 我深深叹息,思念着平原和湿地,饥肠辘辘地望着朝廷。 唉,这些旅行在外的人,只能徒劳地重复着歌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诗中,“蹇蹇”、“騑騑”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艰难,而“时危贤者贱,世乱仆夫骄”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晨林风鹊乱”、“昏树月乌噍”,增强了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