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归台
驱车晚过三归台,横山如带云如栽。
峛崺陵曲杂荒苔,阒寂碑文隐不釐。
高岗望望夕氲来,吊古悠然动徘徊。
当年图烈伊谁开,于今村落蔚麰麳。
区区齐地富强推,今古曷云难理财。
兴言神溯天下才,大夫已逝不复回。
犹忆堂阜曾为媒,得君行政何恢恢。
并肩召忽亦可哀,知我鲍叔安在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峛崺(lǐ yǐ):形容山势连绵起伏。
- 阒寂(qù jì):非常寂静,没有声音。
- 麰麳(móu lái):指大麦和小麦,这里泛指农作物。
- 曷云:何言,怎么说。
- 召忽:古代官名,这里可能指古代的官员。
- 堂阜: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
- 鲍叔:指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
翻译
晚上驱车经过三归台,横山像带子一样,云彩像栽种在山上。 山势连绵起伏,夹杂着荒凉的苔藓,寂静的碑文隐约可见,未曾被清理。 站在高岗上,望着夕阳下的雾气,感慨古事,心中不禁徘徊。 当年是谁开启了这样的壮烈图景,如今这里已是村落遍布,农作物茂盛。 小小的齐地,富强被推崇,古今之人怎么说难以理财呢。 言谈中,我神往天下的英才,但大夫已经逝去,不再回来。 还记得在堂阜曾有人做媒,得到君主的行政,是多么的恢弘。 与召忽并肩,也可算是一种悲哀,知我者鲍叔,如今又在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上驱车经过三归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横山如带云如栽”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势和云彩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后文通过对荒凉苔藓和隐约碑文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寂静的氛围。诗人在高岗上眺望,感慨古事,对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变迁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才逝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遐想。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九日同诸公登涵元塔四首塔之七层初峻工于是日 》 —— [ 明 ] 郭之奇
- 《 王师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达行畿十绝 》 —— [ 明 ] 郭之奇
- 《 阿子歌九绝 有序 其六 》 —— [ 明 ] 郭之奇
- 《 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秋斋独对阅张曲江集追和感遇诗八作 》 —— [ 明 ] 郭之奇
- 《 目云 》 —— [ 明 ] 郭之奇
- 《 宛在堂中即事 》 —— [ 明 ] 郭之奇
- 《 哀鞠四绝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