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海禅

海公知道者,闲雅好威仪。 饷客云千斛,论心棒一枝。 岂无真法友,毕竟所依谁。 余亦贪佛去,因君乞圣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闲雅:文雅安详。
  • 威仪:庄严的仪态。
  • 饷客:招待客人。
  • 真法友:真正的佛法朋友。
  • 毕竟:究竟,到底。
  • :请求。

翻译

海公是一位懂得佛法的人,他文雅安详,仪态庄严。他以千斛云般的慷慨招待客人,以一枝棒般的直接交流心意。虽然有很多真正的佛法朋友,但究竟应该依靠谁呢?我也因为贪恋佛法而离开,因此请求你为我介绍一位圣明的导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海禅师的敬仰和对自己寻求佛法导师的渴望。诗中,“闲雅好威仪”描绘了海禅师的高雅气质和庄严仪态,而“饷客云千斛,论心棒一枝”则形象地展现了海禅师慷慨好客和直率交流的特点。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向往,并希望海禅师能为自己引荐一位圣明的导师,体现了诗人对海禅师的信任和依赖。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