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升谷日生同诸公小集得谷字

山雪泮冰鳞,江风起罗谷。 十年九羁旅,萍海聚骨肉。 白藕雪冻丝,红鱼剖腈腹。 主人前置罍,醉语颠相属。 华发不回根,羲规无返毂。 只此七尺五,无两三万六。 世儒罟礼乐,为我导君谷。 岂惜一徽言,为君筹已熟。 导君以达生,达是君所足。 导君以忧生,忧非我所欲。 泽广定生龙,山高岂碍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pàn):融化。
  • 罗谷:指风穿过山谷的声音。
  • 萍海: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jīng):鱼腹中的内脏。
  • (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 羲规:指太阳的运行轨迹。
  • (gǔ):网,比喻束缚。
  • 徽言:精妙的言论。
  • 达生:指通达人生。
  • 忧生:指忧虑人生。

翻译

山中的雪融化,冰面上的鳞片闪烁,江风在山谷中呼啸。十年间,我九次漂泊,像浮萍一样在海上聚集,与骨肉亲人相聚。白色的藕被雪冻得像丝一样,红色的鱼被剖开,露出鱼腹中的内脏。主人面前放着酒器,醉意中言语颠倒,相互倾诉。白发不再回到根部,太阳的轨迹也不会返回。只有这七尺五的身体,没有三万六千日的寿命。世间的儒者用礼乐来束缚人,我来引导你走向君子的道路。岂能吝惜精妙的言论,为你筹划已经成熟。引导你通达人生,这是你所满足的。引导你忧虑人生,这不是我想要的。广阔的水域必定能孕育出龙,山再高也阻挡不了飞翔的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漂泊中与亲友相聚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山雪泮冰鳞,江风起罗谷”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阔的氛围。后文通过对“白藕”、“红鱼”等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亲友相聚的温馨场景。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应当追求内心的通达与自由,不被外界所束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豁达态度。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