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限韵

为客复悲秋,枯肠半已搜。 路歧犹怅罔,河上类旋抽。 命酒酤辞债,称诗律戒偷。 醉歌忘采菊,知是豫章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限韵:指在作诗时限定使用某些韵脚。
  • 悲秋:因秋天而感到悲伤,常用来形容人的忧郁情绪。
  • 枯肠:比喻思路贫乏,难以构思出诗文。
  • 路歧:指道路的分岔,比喻人生的选择或困境。
  • 怅罔:感到迷茫和失落。
  • 河上:河边。
  • 旋抽:突然抽出,这里指突然想到。
  • 命酒:命令或要求喝酒。
  • :买酒。
  • 辞债:推辞债务,这里指借酒消愁。
  • 称诗律:指作诗时遵循的格律。
  • 戒偷:指在作诗时避免抄袭或偷懒。
  • 醉歌:醉酒后的歌唱。
  • 采菊:摘取菊花,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这里可能指豫章的习俗或风情。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作诗,我作为旅人又感到秋天的悲伤,思绪已经贫乏,难以构思出诗句。面对人生的选择和困境,我感到迷茫和失落,站在河边,突然有了些许灵感。我要求喝酒,买酒来消愁,作诗时严格遵循格律,避免抄袭和偷懒。醉酒后的歌唱让我忘记了摘取菊花,我知道这不是豫章的风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的复杂情感。诗中,“悲秋”、“枯肠”等词语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创作的困境,而“路歧”、“怅罔”则反映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通过“命酒”、“酤辞债”等行为,作者试图借酒消愁,同时“称诗律戒偷”显示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最后,“醉歌忘采菊”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放纵,也透露出对传统习俗的遗忘,以及对豫章风情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时节的内心世界。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