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樽酒行二首

丝丝春草各春辉,含情滋露上枝肥。晴烟初试东风暖,暮霭轻沾西日晖。 江头来碧色,苍翠披客衣。披客衣,进客觞,他时对酒莫相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樽酒: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
  • 春辉:春天的光辉。
  • 含情:充满情感。
  • 滋露:滋润的露水。
  • 上枝肥:指植物的枝叶因春雨滋润而显得茂盛肥美。
  • 晴烟:晴朗天气中的轻烟。
  • 东风暖:春天的东风带来温暖。
  • 暮霭:傍晚的雾气。
  • 西日晖:夕阳的光辉。
  • 江头:江边。
  • 碧色:青绿色。
  • 苍翠:深绿色。
  • 客衣:客人的衣服。
  • 客觞:客人的酒杯。

翻译

春天的光辉洒在每一丝春草上,它们含着情感,滋润的露水使枝叶茂盛肥美。晴朗的天空中轻烟初试东风的温暖,傍晚的雾气轻轻沾染夕阳的光辉。

江边呈现出青绿色,深绿的色彩披在客人的衣服上。披着客人的衣服,举起客人的酒杯,将来对酒时不要相互忘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草、春露、晴烟、暮霭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中“含情滋露上枝肥”一句,巧妙地将春草的茂盛与春天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喜悦。后文通过“江头来碧色,苍翠披客衣”等句,进一步以色彩和景象来渲染春天的美好,最后以“他时对酒莫相忘”作结,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