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空山正落花

尝疑春梦短,时令晓魂微。 初日开林影,回风动客衣。 正怜红艳落,愁见绿芳肥。 何事幽峰曲,能留一片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尝疑:曾经怀疑。
  • 春梦:春天的梦境,常用来比喻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 :短暂。
  • 时令:季节。
  • 晓魂:清晨的灵魂,指清晨的精神状态。
  • :微弱,不明显。
  • 初日:初升的太阳。
  • 开林影:阳光照亮树林,形成影子。
  • 回风:回旋的风。
  • 动客衣:吹动旅人的衣服。
  • 正怜:正感到惋惜。
  • 红艳:指落花。
  • 愁见:忧愁地看到。
  • 绿芳肥:绿叶茂盛。
  • 何事:为何。
  • 幽峰曲:幽深的山峰和曲折的小径。
  • 一片飞:指飘落的花瓣。

翻译

曾经怀疑春天的梦境短暂,清晨的精神状态微弱不明显。 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树林,影子随之展开,回旋的风吹动着旅人的衣服。 正感到惋惜那些红色的花瓣落下,忧愁地看到绿叶茂盛。 为何幽深的山峰和曲折的小径,能留住那飘落的花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山中的景象,通过对落花和绿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珍惜。诗中“初日开林影,回风动客衣”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阳光和风,而“正怜红艳落,愁见绿芳肥”则巧妙地抒发了诗人对落花的怜惜和对绿叶茂盛的忧愁。最后两句“何事幽峰曲,能留一片飞”则带有一种哲理意味,暗示了自然界中某些美好事物的顽强和不易消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