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少小邯郸宫,春春弄碧柳。 学步未全工,扬蛾那可久。 一朝金阙颓,宿昔朱颜丑。 有梦向黄粱,何心问鲁酒。 厮养尔为谁,曾御赵王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邯郸(hán dān):古代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 才人:古代宫廷中的女官名,地位较低。
  • 厮养卒:古代指为贵族服务的低级仆役。
  • 金阙:指皇宫。
  • 朱颜:指美貌。
  • 黄粱:指黄粱梦,比喻虚幻的美好事物。
  • 鲁酒:指普通的酒,这里比喻平凡的生活。
  • 赵王:指赵国的君主。

翻译

自幼在邯郸宫中长大,青春年华里嬉戏于碧绿的柳树间。 学习行走的技艺尚未完全熟练,那扬起的美丽面容又怎能长久保持。 一旦皇宫倾颓,往昔的美貌也变得丑陋。 梦中向往着黄粱美梦,又怎会有心思去品尝普通的鲁酒。 你这厮养卒,你为谁服务,是否曾为赵王御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从宫廷中沦落到平凡生活的女子的悲惨命运。诗中,“邯郸才人”原本生活在繁华的宫廷中,享受着青春和美丽,但随着皇宫的衰败,她的美貌也随之消逝。诗中的“黄粱梦”和“鲁酒”分别象征着虚幻的美好和平凡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直接质问这位沦为厮养卒的女子,她的身份和过去的服务对象,突显了她从高贵到卑微的巨大落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