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苏潜夫至柳浪座上限韵

入门檐鸟乱,红叶照青衫。 童子初弛笈,花骢乍解衔。 瓮头倾滟潋,卷里出巉岩。 屡眄跫音至,秋来信几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檐鸟:屋檐下的鸟。
  • 红叶:秋天的叶子,因叶绿素减少、类胡萝卜素增多,导致叶片呈现红色。
  • 青衫: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这里指穿着青衫的人。
  • 弛笈:放下书箱,指学童放下学习的负担。
  • 花骢:装饰华丽的马。
  • 解衔:解开马嚼子,让马自由吃草。
  • 瓮头:酒瓮的口。
  • 滟潋:形容酒波荡漾的样子。
  • 巉岩:险峻的山石,这里指诗文中的雄壮景象。
  • 跫音:脚步声。
  • 秋来信几缄:秋天收到的信件。

翻译

一进门,屋檐下的鸟儿就乱飞起来,红叶映照着穿着青衫的人。 学童刚刚放下书箱,装饰华丽的马儿也解开了嚼子。 酒瓮里的酒波荡漾,诗卷中展现着雄壮的山石景象。 多次期待着脚步声的到来,秋天已经收到了好几封信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苏潜夫到访柳浪座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欢迎之情。诗中“檐鸟乱”、“红叶照”生动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而“弛笈”、“解衔”则巧妙地表现了学童和马儿的放松状态。后两句通过对酒和诗的描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和文化底蕴。最后,对“跫音”的期待和“秋来信几缄”的叙述,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和对远方消息的期盼。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