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珥(guān ěr):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耳饰,这里指帽子。
- 堕(duò):掉落。
- 纷纭(fēn yún):杂乱的样子。
- 清言:清谈,指高雅的言谈。
- 了不闻:完全听不见。
- 炉焦:炉中的炭火。
- 鸣暴雨:形容炭火燃烧的声音像暴雨一样。
- 杯沓(bēi dá):酒杯,这里指饮酒。
- 卷春云:形容酒杯中的酒像卷起的春云一样。
- 醉眼:醉后的眼睛。
- 疑柱:怀疑是柱子,形容醉眼朦胧。
- 颠书:乱写乱画。
- 扫裙:指在裙子上乱画。
- 苛酒政:严格的酒令。
- 起立:站起来。
- 诵弹文:诵读弹劾的文书,这里指责备或批评。
翻译
帽子和耳饰纷纷掉落,杂乱无章,高雅的言谈我完全听不见。 炉中的炭火燃烧声如同暴雨般响亮,酒杯中的酒像卷起的春云一样。 醉后的眼睛常常怀疑那是柱子,乱写乱画在裙子上。 主人执行严格的酒令,我站起来诵读批评的文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在李上舍家中痛饮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修辞,展现了醉酒后的混乱与放纵。诗中“冠珥堕纷纭”和“炉焦鸣暴雨”等句,以具象的描写传达了宴会的热闹和混乱,而“醉眼常疑柱”和“颠书乱扫裙”则幽默地表现了醉后的失态。最后两句“主人苛酒政,起立诵弹文”则突显了主人的严厉和自己的无奈,增添了诗的戏剧性。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鲜明,表达了作者对放纵生活的享受和对规矩束缚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