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舟中忆去年此日与大兄都城归义寺别泫然念及大姑自云明岁二三月当还出笼不远因大笑而别今大姑与兄俱逝矣哀哉

别时犹记带馀诙,夹毂风生满面灰。 屈指来年一二月,大姑含笑长孙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夹毂(jiā gū):指马车两侧的轮子。
  • 屈指:用手指计算时间,表示时间短暂或即将到来。
  • 大姑:对父亲的姐姐的称呼,这里指作者的姑母。
  • 长孙:指作者自己,因为他是家中的长子。

翻译

还记得分别时,我们带着些许幽默,马车两侧的风吹得满面尘灰。 屈指算来,明年的一二月,大姑将会带着笑容迎接我这长孙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作者与兄长在归义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诗中“夹毂风生满面灰”生动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而“大姑含笑长孙来”则充满了对未来重逢的温馨期待。然而,诗末的“今大姑与兄俱逝矣哀哉”却突然转折,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大姑与兄长均已去世,使原本的期待变成了深深的哀思,情感的转变令人动容。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