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
石马立荆棘,荒城叫老狸。
昔时冠带人,唯有鹤来?。
宿志慕长生,朋党尽刺讥。
父母不我容,碧海三山飞。
朝牧老君龙,莫守刘安鸡。
仙家岁月长,桃子三垂枝。
?来见荒冢,半是孙曾碑。
城池百易主,族里无从知。
古人悲夜绣,今我亦似之。
白骨不可语,鹤归空尔为。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 (jī):同“稽”,停留,此处指鹤停留。
- 刺讥:讽刺,讥笑。
- 孙曾:指后代子孙。
- 夜绣:指夜间刺绣,比喻辛勤工作。
翻译
石马孤独地站立在荆棘之中,荒废的城池里老狐狸在叫。 昔日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们,如今只剩下鹤儿在此停留。 我一生向往长生不老,但朋友们都嘲笑我的梦想。 父母也不理解我,我只能飞向碧海中的三座仙山。 早晨我放牧老君的龙,晚上则守着刘安的鸡。 仙家的岁月漫长,桃树上的桃子已经三次垂下枝头。 当我回来时,看到的都是荒凉的坟墓,半数是后代子孙的碑文。 城池已经换了无数主人,家族的历史也无从知晓。 古人曾悲叹夜间的刺绣,我现在的心情也是如此。 白骨无法言语,鹤儿归来也只是徒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荒废的城池、孤独的石马和老狐狸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诗中,“昔时冠带人,唯有鹤来?”一句,对比了昔日繁华与今日的荒凉,突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人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柳浪馆同龚散木小修赋得雪中新柳 》 —— [ 明 ] 袁宏道
- 《 宋帝六陵 》 —— [ 明 ] 袁宏道
- 《 方子公自真州入燕客死清源诗以哭之 》 —— [ 明 ] 袁宏道
- 《 花烛诗为顾小侯所建作时所建娶妇巳五年 》 —— [ 明 ] 袁宏道
- 《 喜苏潜夫至柳浪座上限韵 》 —— [ 明 ] 袁宏道
- 《 送曹远生进士左迁宜川典史 》 —— [ 明 ] 袁宏道
- 《 湖上 》 —— [ 明 ] 袁宏道
- 《 五弟新卜园居余笑曰柰物力不敷何社中遂以为韵作诗嘲之仍限四章各四韵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