慱望驿

荒烟残戍几家村,庭锁苍苔古木昏。 不恨君家开远略,恨君尚未识昆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慱望驿:古代的一个驿站名。
  • 荒烟:荒凉的烟雾,形容景象凄凉。
  • 残戍:废弃的军事防御设施。
  • 几家村:指稀少的几户人家。
  • 庭锁:庭院被锁,形容荒废无人。
  • 苍苔:青苔,常生长在潮湿的古旧地方。
  • 古木昏:古老的树木显得昏暗。
  • 远略:远大的策略或计划。
  • 昆崙: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翻译

荒凉的烟雾笼罩着废弃的军事设施,几户人家的小村,庭院紧锁,青苔覆盖,古树显得昏暗。我不恨你家推行远大的策略,只恨你还未认识到昆仑山的深远意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驿站景象,通过“荒烟”、“残戍”、“庭锁苍苔”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凄凉和废弃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大策略的认可,但同时遗憾对方未能理解更深远的象征——昆仑山。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