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潜夫侍御买燕姬为赋合欢诗

夜深犹未解明珰,争奈呻吟老孟光。 兰火渐昏衣渐缓,袖花微带橘陈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珰(míng dāng):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这里指女子还未卸妆。
  • 呻吟:因病痛或情感而发出的声音。
  • 孟光:东汉时期梁鸿的妻子,以贤德著称,这里借指贤淑的妻子。
  • 兰火:指香炉中的香火,暗示时间已晚。
  • 袖花:袖口上的花纹装饰。
  • 橘陈香:指陈年橘子的香味,这里形容香气淡雅。

翻译

夜已深沉,她还未卸下耳边的明珰,无奈地发出呻吟声,仿佛老去的孟光。香炉中的兰火渐渐昏暗,她的衣裳也慢慢松缓,袖口的花纹还带着淡淡的橘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情感状态。诗中“夜深犹未解明珰”一句,既描绘了女子未卸妆的情景,也隐喻了她内心的不安与未眠。“争奈呻吟老孟光”则通过对比贤淑的孟光,表达了女子因某种原因而感到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通过对香火和衣物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夜晚的静谧与女子的孤独,橘陈香的微妙香气更是增添了一抹哀愁的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与关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