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气:祥瑞之气,常用来象征吉祥。
- 东来:从东方来。
- 日在南:太阳位于南方,指时值南方。
- 南溟:指南海。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望天涵:仰望天空,涵指包含,这里指天空的广阔。
- 七年为政:指执政七年。
- 方逾一:刚刚超过一年。
- 四海同风:指全国风气一致。
- 不待三:不需要等到三年。
- 卜世:预测未来。
- 休鼎问:停止询问鼎的轻重,鼎在古代象征权力和地位。
- 考时:考察时局。
- 非我孰今担:不是我谁来承担。
- 自收国烬:自己收拾国家的残局。
- 归成旅:归结为一种行动或策略。
- 岂向身馀较履簪:哪里还有时间计较个人的得失。
翻译
祥瑞之气从东方来,太阳照耀在南方,我站在南海之滨,仰望着广阔的天空。执政已经七年,刚刚超过一年,全国的风气已经一致,不需要再等三年。预测未来,谁还会去询问鼎的轻重?考察时局,不是我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我自己收拾国家的残局,将其归结为一种行动,哪里还有时间计较个人的得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对个人责任的认识。诗中,“紫气东来”和“日在南”描绘了吉祥的景象,而“南溟咫尺望天涵”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广阔前景的期待。后文通过“七年为政”和“四海同风”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把握,以及对未来责任的自觉承担。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不计个人得失,全心投入国家大事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感。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暮春山课即事书怀十二绝 》 —— [ 明 ] 郭之奇
- 《 上十三 》 —— [ 明 ] 郭之奇
- 《 空山十首 其八 山有牧 》 —— [ 明 ] 郭之奇
- 《 以仲冬月转本司副郎自述 》 —— [ 明 ] 郭之奇
- 《 揽辔 》 —— [ 明 ] 郭之奇
- 《 羊城秋怀十绝客居嗤任达之幼舆何必乃尔拟閒情于靖节始可言诗 》 —— [ 明 ] 郭之奇
- 《 雨后春归招杨承之小酌待月作留春诗五绝三月十七日也 》 —— [ 明 ] 郭之奇
- 《 庚午元日仍雨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