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赞伯有商

一自文心落众缘,狂澜百派任波漩。 敝衰八代当年甚,刑法诸家近日贤。 汉世治安空策论,宋朝君德忽经筵。 浮言口实真堪唾,力洗儒羞或共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心:指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心思。
  • 众缘:众多因素或条件。
  • 狂澜:比喻动荡不安的局面或激烈的情感。
  • 百派:指各种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 波漩:波涛回旋,比喻纷争或混乱。
  • 敝衰:衰败,衰落。
  • 八代:指历史上的八个朝代,这里泛指历史。
  • 当年甚:当时非常。
  • 刑法:法律制度。
  • 诸家:各家学派或理论。
  • 近日贤:近来被认为是贤明的人。
  • 汉世:汉朝时期。
  • 治安:社会秩序和安定。
  • 空策论:空洞的议论或理论。
  • 宋朝君德:宋朝皇帝的德行。
  • 忽经筵:突然间在朝廷上。
  • 浮言:空洞无物的言论。
  • 口实:借口,理由。
  • :唾弃,鄙视。
  • 儒羞:儒者的耻辱。
  • 共肩:共同承担。

翻译

自从文学的灵感触及了众多因素,各种流派便在动荡中纷争不休。历史上的八个朝代曾经非常衰败,而近来的法律制度和各家学派则被认为是贤明的。汉朝时期的社会秩序和安定只是空洞的议论,宋朝皇帝的德行却在朝廷上突然显现。那些空洞无物的言论真值得唾弃,我努力洗刷儒者的耻辱,或许可以共同承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文化状况的深刻反思。诗中“文心落众缘”展现了文学创作的广泛影响,而“狂澜百派任波漩”则描绘了文化领域的纷争与混乱。诗人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对当代的法律制度和学派持有肯定态度,认为它们比过去更为贤明。然而,对于那些空洞的言论和儒者的耻辱,诗人则表现出强烈的批判和自我反省,希望通过努力来洗刷这些耻辱,共同承担起文化复兴的责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和对文化责任的深切感受。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