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露布:古代军事文书,上面插羽毛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争。
- 长缨:长绳,比喻束缚或牵制。
- 岭阻:山岭的阻碍。
- 露布:此处指传达胜利消息的文书。
- 云宣:通过云端传达。
- 两阶既格:指双方已经交战。
- 三旬:三十天。
- 疮痍:创伤,比喻战争带来的破坏。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无暇:没有空闲。
- 侈进:过分夸耀。
- 太平篇:指歌颂太平盛世的诗文。
翻译
就像杞人无故担忧天会塌下来一样,海外的战火接连不断。 长久以来,我们被山岭所阻,难以施展长缨束缚敌人,现在却听到从云端传来的胜利消息。 双方已经交战三十天,那些被战火波及的城邑,还能剩下几个姓氏的人呢? 如今,战争带来的创伤,贤明的君主已经了如指掌,他没有空闲去过分夸耀太平盛世的诗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诗中“杞人忧天”的比喻,揭示了战争的无常和人们的无奈。而“久恨长缨从岭阻”与“新闻露布自云宣”的对比,则展现了战争的艰难与胜利消息的来之不易。最后,诗人通过对“明主”的描写,暗示了君主对战乱的清醒认识和对太平盛世的渴望,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