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晚将至商家林漫望

野日荒荒向夕斜,昏尘未肯厌疲车。 春同北至还迟钝,月自东浮尚远遐。 燕草微丝看易没,商林晚色望难赊。 欲知客舍随新柳,独数烟条第几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荒荒:形容日光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
  • 昏尘:黄昏时的尘土。
  • 北至:指冬至,这里可能指春天来得晚,像冬至一样迟钝。
  • 东浮:指月亮从东方升起。
  • 远遐:遥远。
  • 燕草:指燕地的草,燕地在中国北方。
  • 微丝:形容草叶细小。
  • 商林:商朝的林木,这里泛指树林。
  • :远。
  • 新柳:新长出的柳树。
  • 烟条:指柳树枝条在烟雾中的样子。

翻译

夕阳昏暗,斜照在荒凉的野外,黄昏的尘土让人不愿再忍受疲惫的旅途。春天似乎还在北方迟钝地停留,月亮虽从东方升起,却依然遥远。看着燕地的草叶细小易逝,商朝的树林在傍晚的景色中难以望远。想知道旅舍旁的新柳树是哪一株,只能独自数着烟雾中的柳条,寻找那一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荒凉景象,通过“野日荒荒”、“昏尘”等词语传达出旅途的疲惫与孤独。诗中“春同北至还迟钝,月自东浮尚远遐”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春天来得晚、月亮升得远的意境。后两句通过对“燕草”、“商林”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来映衬内心的孤寂与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