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仙人杰阁俯王城,西山见雨北山晴。 高云直接薰炉气,去宫百里闻铃声。 古柏石干青虬枝,烟绡千尺屋十楹。 东边奈子结老友,却忆往年梅客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显灵宫:明代北京的一座宫观。
  • 杰阁:高耸的楼阁。
  • 王城:指京城。
  • 薰炉:古代用于熏香的炉子。
  • 石干:指古柏的树干坚硬如石。
  • 青虬枝:形容古柏枝条蜿蜒如龙。
  • 烟绡:轻薄如烟的丝织品,比喻烟雾。
  • 十楹:楹,房屋的柱子,十楹指房屋很大,有十根柱子。
  • 奈子:可能是指某位朋友的名字。
  • 梅客生: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翻译

在显灵宫的高耸楼阁上俯瞰京城,西边的山峰被雨覆盖,而北边的山峰却晴朗无云。高高的云彩似乎直接与熏香的炉气相连,即使离宫百里,也能听到铃声。古柏的树干坚硬如石,枝条蜿蜒如龙,烟雾缭绕,仿佛有千尺之高,房屋宽阔,有十根柱子。东边的朋友奈子结识了老友,让我回忆起往年的梅客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显灵宫高阁上俯瞰京城的景象,通过对比西山雨景与北山晴朗,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变。诗中“高云直接薰炉气”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增添了神秘色彩。古柏的描绘则体现了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顽强。结尾处对友人的回忆,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情谊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