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灭岂将得去:难道能够消失得无影无踪吗?
- 师真身:指老师的真实形象或本质。
- 阶前树:台阶前的树木。
- 枯木枝:干枯的树枝。
- 芒草屦:用芒草编织的鞋子。
- 面皱:面容有皱纹,形容年老。
- 神清:精神清醒,形容精神状态好。
翻译
生命既然无法带来,难道死亡就能带走一切吗? 想要认识老师的真实面貌,就去问问台阶前的树木吧。 他手中拿着的是干枯的树枝,脚下穿着的是芒草编织的鞋子。 虽然面容有皱纹,但精神却非常清醒,这正是老师苦心修炼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生命的无常和老师的修行,表达了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诗中,“生既将不来,灭岂将得去”一句,既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是对修行意义的探寻。而“欲识师真身,问取阶前树”则巧妙地以树为喻,暗示了老师修行的不易和真实。最后,通过对老师形象的描绘,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和老师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修行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