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筱 (xiǎo):细竹子。
- 吉祥草:一种植物,常用于佛教中象征吉祥。
- 竹炉:用竹子制成的炉子。
- 莲卷:指佛经,因为佛经常以莲花为象征。
- 古先生:指老僧。
- 环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制饰品,此处比喻风声。
翻译
山石与墙壁相连,粘着碧绿的细竹,石缝中的苔藓自然生长着吉祥草。 即使只喝了三杯茶,也能让人陶醉,花虽不多,却足以藏匿鸟儿。 年轻的僧人气质清雅,手持竹炉,诵读莲卷,如同古老的高僧。 东风似乎不知禅心已定,吹入山中,发出如环佩般的声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惠山僧房的静谧景象,通过“山骨连墙粘碧筱”和“穴苔自种吉祥草”等句,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诗中“茶到三钟也醉人,花无百枝亦藏鸟”巧妙地表达了茶香与花鸟的意境,体现了禅意生活的恬淡与满足。结尾的“东风不道禅心定,吹入山头环佩声”则以东风的声响,暗示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微妙互动,整体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