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诸同年

驱驰忆昔此中归,联袂诸君剖上畿。 燕鲁齐吴三叠尽,东西南北五年违。 歌城琴父双寥寂,为陆辞丘半是非。 马上询人惊欲泪,故堤柳色共依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驱驰:奔波,奔走。
  • 联袂:手拉手,比喻一同(来或去)。
  • 剖上畿:分别前往京城。剖,分开;上畿,指京城。
  • 燕鲁齐吴:分别指中国古代的四个地区,燕指河北一带,鲁指山东一带,齐指山东一带,吴指江苏一带。
  • 三叠尽:指多次分别。
  • 五年违:指五年未见。
  • 歌城:可能指某个城市的别称。
  • 琴父:可能指某个人的别称或雅号。
  • 寥寂:寂寞,孤独。
  • 为陆辞丘:指离开陆地,辞别山丘,比喻离开故土。
  • 半是非:一半是,一半不是,指情况复杂,难以判断。
  • 马上询人:在马背上询问路人。
  • 故堤:旧时的堤岸。
  • 柳色共依依:柳树的颜色和情感都显得依依不舍。

翻译

回忆往昔奔波归来,与诸位同僚一同前往京城。 我们曾在燕、鲁、齐、吴四地多次分别,五年间未曾相见。 歌城中的琴父如今孤独寂寞,离开陆地辞别山丘,情况复杂难以判断。 我在马背上询问路人,感到惊讶而几乎要流泪, 旧时的堤岸上柳树的颜色和情感都显得依依不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同僚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驱驰”、“联袂”等词语描绘了往日的奔波与同行的情景,而“燕鲁齐吴”和“五年违”则强调了分别的频繁和时间的漫长。后两句通过“歌城琴父”和“故堤柳色”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故地的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