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巢友咏木绵花

漫以容华拟舜英,赭颜遥望倍峥嵘。 石楼天近丹霞绕,珠海云开若木明。 去日雪霜留干在,他时衣被报功成。 君王许借宜春苑,万户千门待火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以:随意地,不拘泥地。
  • 容华:美丽的容貌。
  • 舜英:指传说中的舜帝之妻娥皇和女英,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赭颜:红润的面色。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比喻景象壮观。
  • 石楼:指高耸的楼阁。
  • 丹霞:红色的云霞。
  • 珠海:指海边的景色。
  •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这里比喻树木茂盛。
  • 去日:过去的日子。
  • 雪霜:比喻严寒。
  • :树干。
  • 他时:将来。
  • 衣被:指衣物和被褥,这里比喻木绵花的纤维可用于纺织。
  • 报功成:报答功成,指木绵花的实用价值。
  • 宜春苑:古代皇家园林名。
  • 万户千门:形容人家众多。
  • 火城:指灯火辉煌的城市。

翻译

随意地将这美丽的容貌比作舜帝的妻子,远远望去,那红润的面色倍显壮观。高耸的楼阁仿佛在天边,被红色的云霞环绕,海边的云彩散开,树木显得更加明亮。过去的日子里,即使经历了雪霜,树干依然坚韧,将来,它的纤维将用于纺织,报答人们的功成。君王或许会借用这宜春苑,让千家万户都等待着灯火辉煌的夜晚。

赏析

这首作品以木绵花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木绵花的美丽与实用价值。诗中“漫以容华拟舜英”一句,既赞美了木绵花的美丽,又巧妙地将其与传说中的美女相比,增强了诗意。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石楼天近丹霞绕”和“珠海云开若木明”,进一步以壮观的自然景色衬托木绵花的魅力。结尾处则寄寓了对木绵花未来用途的美好期待,以及对繁华盛世的向往。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