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黎君华

· 陈履
挟策言从帝里游,风尘回首任扁舟。 天涯可奈王孙草,驿路空怜季子裘。 望里浮云春漠漠,吟边芳草晚悠悠。 相过不尽论文意,漫对青尊一破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挟策:携带书籍。
  • 帝里:帝都,京城。
  • 风尘:旅途的艰辛。
  • 回首:回头看。
  • 任扁舟:随意乘坐小船。
  • 可奈:无奈。
  • 王孙草:指贵族子弟的生活。
  • 驿路:古代传递文书的官道。
  • 季子裘: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季札,裘指皮衣,这里比喻贫穷。
  • 望里浮云:远望天边的浮云。
  • 春漠漠:春天朦胧不清的样子。
  • 吟边芳草:吟咏时身边的芳草。
  • 晚悠悠:晚风悠扬。
  • 论文意:讨论文学的心得。
  • 青尊:青铜酒器,指酒。
  • 破愁:解除忧愁。

翻译

带着书籍,我曾游历京城,风尘仆仆,回首往事,随意乘坐小船。 无奈天涯,王孙草般的生活,驿路上,季子裘般的贫穷。 远望天边的浮云,春天朦胧,吟咏时身边的芳草,晚风悠扬。 相聚讨论文学的心得,不尽兴,对着青铜酒器,一杯酒,解除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游历京城后的感慨与忧愁。诗中,“挟策言从帝里游”展现了诗人的学识与游历经历,“风尘回首任扁舟”则透露出旅途的艰辛与随意。后句通过对“王孙草”与“季子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贵族生活与自身贫穷的无奈。末句“相过不尽论文意,漫对青尊一破愁”则体现了诗人通过文学讨论与饮酒来排遣忧愁的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陈履

明广东东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泽。隆庆五年进士。历知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致仕后日以吟咏为事。有《悬榻斋稿》。 ► 2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