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邸抄见晋中闻喜沁原等县开立人市至父子夫妻相食又豫中南阳母子相食随奉明纶前后发御前银五万馀遣使星夜解往设法救济感叹有作四首

易子春秋讳,分翁楚汉欺。 犹言家不计,或在势难支。 今日虽荒馑,皇恩积岁时。 伤心沟壑际,竟作兽人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阅邸抄:阅读官方的文书或报告。
  • 晋中:指山西省中部地区。
  • 闻喜:地名,今山西省闻喜县。
  • 沁原:地名,今山西省沁源县。
  • 人市:指买卖人口的市场。
  • 父子夫妻相食:指极端贫困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食用。
  • 豫中:指河南省中部地区。
  •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 明纶:明文规定的法令。
  • 御前银:皇帝赐予的银两。
  • 荒馑:严重的饥荒。
  • 沟壑际:指极度贫困和绝望的境地。
  • 兽人为:指人被迫做出野兽般的行为。

翻译

阅读官方报告,得知山西中部的闻喜、沁源等地开设了买卖人口的市场,甚至出现了父子、夫妻相互食用的惨状。河南中部的南阳也发生了母子相食的事件。随后,皇帝颁布了明文法令,前后赐予了五万多两银子,派遣使者连夜送往,设法进行救助。对此情景感到心痛,写下了四首诗。

在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交换子女食用是讳莫如深的,而在楚汉相争时,人们也欺骗说分食老人。这似乎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死不计,可能是因为形势实在难以支撑。如今虽然遭遇了严重的饥荒,但皇恩深厚,积累了多年的恩泽。然而,在极度贫困和绝望的境地,人们竟然被迫做出了野兽般的行为,这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明末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诗人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切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诗中“易子春秋讳,分翁楚汉欺”一句,既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而“今日虽荒馑,皇恩积岁时”则展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失望。结尾的“伤心沟壑际,竟作兽人为”更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与崩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