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事十首徵兵

玄黄当久战,朝野共无衣。 师老民从毒,兵钝贼见几。 中枢迟上策,专阃积轻威。 不识縻军是,谁云尾寇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黄:指天地,这里比喻战争的残酷和混乱。
  • 师老:指军队疲惫。
  • 民从毒:民众遭受苦难。
  • 兵钝:兵器不锋利,比喻军队战斗力弱。
  • 贼见几:贼寇看到了机会。
  • 中枢:指中央政府。
  • 迟上策:迟缓的决策。
  • 专阃:指掌握军权的人。
  • 积轻威:积累了轻视的威势。
  • 縻军:束缚军队,指军队受到限制。
  • 尾寇非:追击贼寇不是(正确的策略)。

翻译

在长期的战争中,天地间充满了混乱,朝廷和民间都缺乏衣物。军队疲惫,民众遭受苦难,兵器不锋利,贼寇看到了机会。中央政府的决策迟缓,掌握军权的人积累了轻视的威势。不知道束缚军队是正确的,谁又能说追击贼寇不是正确的策略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战争的惨状,通过“玄黄当久战”和“朝野共无衣”等句,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困苦。诗中“师老民从毒,兵钝贼见几”进一步揭示了军队的疲惫和贼寇的嚣张。最后,诗人对中央政府的迟缓决策和军权者的轻视态度表示了批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深层次问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时局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