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散木韵

君监冯敬通,休心壮岁中。 治生菱浦月,送老石门风。 每笑横波日,閒怜戴屋虫。 禅锋示妻子,输我作庞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鉴”,借鉴。
  • 冯敬通:人名,东汉时期的隐士。
  • 治生:谋生。
  • 菱浦:生长菱角的水边。
  • 石门:地名,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横波:指水波,比喻世俗的纷扰。
  • 戴屋虫:指蜗牛,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禅锋:禅宗的机锋,指禅宗的教诲或智慧。
  • 输我作庞公:输给我,让我成为像庞公那样的隐士。庞公,东汉时期的著名隐士。

翻译

你借鉴冯敬通,在壮年时就放下世俗之心。 在菱角生长的地方谋生,月光照耀着; 在石门的风中送走晚年,享受隐居的生活。 常常嘲笑那些世俗的纷扰, 闲暇时怜悯那些微不足道的蜗牛。 向妻子展示禅宗的智慧, 让我成为像庞公那样的隐士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袁宏道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通过借鉴冯敬通的经历,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壮年时期就已看破红尘,渴望在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真谛。诗中“治生菱浦月,送老石门风”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隐居画面,而“每笑横波日,閒怜戴屋虫”则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最后,作者希望向家人传授禅宗的智慧,并成为像庞公那样的隐士,体现了其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