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堤:堤岸,指河岸边的土堤。
- 莺声:黄莺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春天的声音。
- 频:频繁,多次。
- 花萼:花的一部分,位于花瓣的外侧,保护花蕾。
- 裁:创作。
- 雅咏:高雅的诗歌。
- 芝兰: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
- 玩:欣赏。
- 芳春:美好的春天。
- 溪桃:生长在溪边的桃树。
- 攀:攀折,摘取。
- 游骑:游玩时骑的马。
- 岸柳:河岸边的柳树。
- 罥:缠绕。
- 舞人:跳舞的人。
- 家酝:自家酿造的酒。
- 酤:买。
翻译
南园的草色映照着新修的堤岸,小径上黄莺的叫声在雨后频繁响起。 在花萼池边创作高雅的诗歌,在芝兰庭下欣赏美好的春天。 溪边的桃树在阳光下攀折,供游人骑马时摘取,河岸的柳树和烟雾缠绕着跳舞的人。 家中的自酿酒足以让人一醉,不需要再去西邻买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家园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闲适心情。诗中通过对南园草色、小径莺声、花萼池边、芝兰庭下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溪桃、岸柳的描绘更是增添了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最后两句则通过家酝和酤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