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行台兵宪熊龙泉顾话兼示水程

新桥柳色袭旌旟,喜接高谈得破愚。 自分官程当策勉,敢忘时序忽居诸。 秋清北汉台光近,月澹南楼雁影孤。 他日思君台鼎上,可能留念到携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旟 (jīng yú):古代的旗帜。
  • 高谈:高深的谈论。
  • 自分 (zì fèn):自己认为。
  • 官程:公务的行程。
  • 时序:时间的顺序,指时光流逝。
  • 居诸 (jū zhū):停留,耽搁。
  • 北汉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台光:台上的光彩,可能指官职的荣耀。
  • 月澹 (yuè dàn):月光淡薄。
  • 南楼: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雁影孤:孤雁的影子,常用来象征孤独或远行。
  • 台鼎:高大的鼎,古代用于烹饪或祭祀。
  • 携壶:携带酒壶,指饮酒。

翻译

新桥边的柳树映衬着旗帜,我高兴地与高人交谈,得以破除愚昧。 自己认为公务行程应当努力,不敢忘记时光匆匆流逝。 秋天的北汉台显得光彩照人,月光下的南楼只有孤雁的影子。 将来思念你时,可能在台鼎之上,或许还会记得一起携壶饮酒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公务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新桥柳色”与“旌旟”相映成趣,展现了旅途的景色与氛围。通过与“高谈”的交流,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愚昧的破除。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北汉台光”和“南楼雁影”的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公务与友情的双重珍视。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