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双江赵合江陈东桥刘西华诸郡守同游云林禅寺留题信宿

为约禅林兴便倾,况逢地主共题名。 笙歌入院还穿竹,野服披云更拉僧。 山阁松风飘远磬,石床花影暗残经。 幽怀欲访支公远,一夜虚无对佛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林:指佛教寺院。
  • 地主:此处指当地的主人或负责人。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 野服:指便装或非正式的服装。
  • 拉僧:邀请僧人。
  • 山阁:山中的楼阁。
  • 石床:石制的床或座。
  • 残经:指残缺不全的佛经。
  • 支公:指高僧支遁,这里泛指高僧。
  • 虚无:空虚,无所依托。

翻译

为了共同探访禅寺的兴致,我们便一同前往,更何况还有当地的主人一同题名留念。音乐和歌声在院中回荡,穿过竹林,我们身着便装,披着云雾,还邀请了僧人同行。山中的楼阁里,松风伴随着远处的钟声,石床上花影婆娑,映照着暗淡的残缺佛经。我心中怀着寻访高僧的愿望,但一夜之间,面对着佛灯,却感到一片空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游览禅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禅寺的宁静与深远。诗中“笙歌入院还穿竹,野服披云更拉僧”生动地描绘了游寺的欢乐氛围和随性的态度,而“山阁松风飘远磬,石床花影暗残经”则进一步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结尾的“幽怀欲访支公远,一夜虚无对佛灯”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空虚与迷茫,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