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决:指黄河决堤。
- 徐兖:指徐州和兖州,古代地名,今属江苏和山东一带。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经济不景气。
- 堤防:防水的堤坝。
- 薪竹:指用来修补堤坝的材料,薪指柴火,竹指竹子。
- 巨浸:巨大的水域。
- 横流:水流横溢,泛滥。
- 怀襄:怀抱和襄助,这里指关心和帮助。
- 宸聪:皇帝的听闻,指皇帝的智慧和明察。
翻译
黄河决堤只在徐州和兖州,但造成的萧条景象却遍布各地。 每年加固堤防的费用成倍增加,而用薪竹修补堤坝的成效却年年讨论。 巨大的水域连天际都显得宽阔,横溢的水流如洪流般涌出地面。 面对这样的灾难,谁能将实情传达给皇帝,让他了解并给予关心和帮助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黄河决堤给徐州和兖州带来的严重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萧条和经济困境。诗中“河决惟徐兖,萧条郡国同”一句,既指出了灾害的具体地点,也表达了灾害影响的广泛性。后文通过对堤防加固费用和修补成效的对比,以及对洪水泛滥景象的生动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灾害的严重性。结尾的“怀襄无过此,谁为达宸聪”则表达了对皇帝能够关注并救助灾区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