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怀四十首

江南劳运道,蓟北重邦筹。 飞挽兼三辅,连樯有万艘。 督来开府节,护入富民侯。 战国兵争日,刍粮不外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挽:指快速运输。
  • 三辅:古代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连樯:指船只密集,樯是船上的桅杆。
  • 开府节:指设立府署,自选僚属的权力。
  • 富民侯:古代官职,负责财政和民生。
  • 刍粮:指军粮。

翻译

江南地区劳碌于运输道路,蓟北则重视国家的筹划。 快速运输涉及京城及其周边,船只密集,有上万艘。 督办设立府署的权力,护送物资进入富民侯的管辖。 在战国兵争的日子里,军粮无需向外求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江南和蓟北地区的繁忙景象,以及国家对运输和筹划的重视。通过“飞挽兼三辅,连樯有万艘”展现了当时运输的繁忙和规模,而“督来开府节,护入富民侯”则反映了国家对这些活动的严格管理和控制。最后两句“战国兵争日,刍粮不外求”则体现了在战争时期,国家能够自给自足,无需依赖外援,显示了国家的强盛和自立。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运输和军事后勤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