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漆园

傲吏战国士,著书漆园里。 遭时厌有为,乘运观无始。 礼乐嘲鲁儒,垂钓谢楚使。 托迹方外民,希心柱下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傲吏:指自视甚高、不随流俗的官员。
  • 战国士:指战国时期的士人,这里特指庄子。
  • 著书:写作书籍。
  • 漆园:庄子曾为漆园吏,这里指庄子。
  • 遭时:遭遇的时代。
  • 厌有为:厌倦世俗的功名利禄。
  • 乘运:顺应时运。
  • 观无始:观察宇宙的无限和无始。
  • 礼乐:指儒家推崇的礼仪和音乐。
  • :嘲笑。
  • 鲁儒:指鲁国的儒家学者。
  • 垂钓:指隐居垂钓,比喻隐逸生活。
  • 楚使:楚国的使者。
  • 托迹:寄托身迹,指隐居。
  • 方外民:指超脱世俗的人。
  • 希心:向往。
  • 柱下史:指老子,因其曾为周朝柱下史。

翻译

自视甚高的官员,如同战国时期的士人,在漆园中著书立说。他遭遇的时代厌倦了世俗的功名,顺应时运去观察宇宙的无限和无始。他用礼仪和音乐来嘲笑鲁国的儒家学者,通过隐居垂钓来谢绝楚国的使者。他寄托身迹于超脱世俗的生活,向往成为像老子那样的柱下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傲视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士人形象。通过对比战国士与傲吏、礼乐与垂钓、方外民与柱下史等元素,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庄子等先贤的敬仰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