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潦三章端民歌王兵宪宗鲁也余为广其辞焉

洪潦汤汤兮毒吾州,地维圮兮乱常流。霪雨助虐兮溢原野,飘室庐兮灌城社。 水不仁兮民为仇,潦不止兮君侯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悯潦:同情水灾。
  • 三章:三段。
  • 端民歌:正直的民歌。
  • 王兵宪宗鲁:可能是指某位名叫王兵的官员,宪宗鲁可能是其尊称或别称。
  • 区大相:明代诗人。
  • 洪潦:大水灾。
  • 汤汤:水流盛大的样子。
  • :害。
  • 吾州:我的家乡。
  • 地维圮:地基崩塌。
  • 乱常流:水流混乱。
  • 霪雨:连绵不断的雨。
  • 助虐:加剧灾害。
  • 溢原野:水泛滥到田野。
  • 飘室庐:房屋被水冲走。
  • 灌城社:水淹城市和村庄。
  • 水不仁:水无情。
  • 民为仇:人民受害。
  • 君侯忧:地方官员忧虑。

翻译

大水灾汹涌澎湃,危害我的家乡,地基崩塌,水流混乱。连绵的雨加剧了灾害,水泛滥到田野,冲走了房屋,淹没了城市和村庄。水无情,人民受害,水灾不止,地方官员忧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时期一场严重的水灾,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受灾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灾害的深刻感受。诗中,“洪潦汤汤”、“霪雨助虐”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水灾的严重性和破坏力,而“水不仁兮民为仇”则深刻反映了水灾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和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