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遣将南征属意期望

· 陶益
颦鼓连朝动,烽烟异路生。 立坛初拜将,横槊尽谈兵。 短剑挥霜出,长风破浪行。 来归期不伐,大树更知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颦鼓(pín gǔ):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进退的鼓。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
  • 横槊(héng shuò):横持长矛,指从军或习武。
  • 谈兵:讨论军事策略。
  • 短剑:一种较短的剑,常用于近战。
  • 挥霜:形容剑光闪烁,如同挥动霜雪。
  • 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勇往直前。
  • 来归:归来,返回。
  • 不伐:不夸耀自己的功绩。
  • 大树:比喻有威望或有成就的人。

翻译

战鼓连日震动,烽火在不同的道路上燃起。 在坛上初次拜将,手持长矛讨论军事。 短剑挥动如同霜雪,乘着长风破浪前行。 归来时不夸耀功绩,威望和名声更加显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前的场景,通过“颦鼓”、“烽烟”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诗中“立坛初拜将,横槊尽谈兵”体现了将军的威严与军事才能。后两句“短剑挥霜出,长风破浪行”则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决心。最后两句“来归期不伐,大树更知名”表达了将军谦逊的品质和因战功而更加显赫的名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谦逊,以及战争的紧张与壮烈。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