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昙阳大师六首

· 屠隆
西池南岳坐相邀,仿佛烟中白玉桥。 手炙鹅笙踏云路,灵音一半入琼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恭送:恭敬地送别。
  • 昙阳:人名,可能是一位高僧或道士。
  • 西池:神话中的地名,常指西王母的瑶池。
  • 南岳:指南岳衡山,中国五岳之一。
  • 坐相邀:静静地邀请。
  • 仿佛:似乎,好像。
  • 烟中:烟雾之中。
  • 白玉桥:用白玉制成的桥,常用于形容仙境中的桥梁。
  • 手炙鹅笙:手持烤鹅形状的笙,笙是一种古代乐器。
  • 踏云路:踏着云彩行走,形容仙人或道士的飞行。
  • 灵音:美妙的声音,指笙的声音。
  • 一半:部分。
  • 入琼箫:融入琼箫的声音,琼箫是传说中的美玉制成的箫。

翻译

恭敬地送别昙阳大师,他仿佛被邀请到了西池和南岳之间,那里有一座似乎在烟雾中的白玉桥。他手持烤鹅形状的笙,踏着云彩前行,笙的美妙声音有一半融入了琼箫的旋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送别场景,通过“西池”、“南岳”、“白玉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手炙鹅笙踏云路”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昙阳大师的仙风道骨,而“灵音一半入琼箫”则巧妙地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昙阳大师的敬仰和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仙境和道士的赞美与向往。

屠隆

屠隆

明浙江鄞县人,字纬真,一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少时才思敏捷,落笔数千言立就。万历五年进士。除颍上知县,调青浦县。在任时游九峰、三泖而不废吏事。后迁礼部主事。被劾罢归,纵情诗酒,卖文为生。著作有传奇《彩毫记》、《昙花记》、《修文记》,另有《义士传》、《冥寥子》、《由拳集》、《白榆集》等。 ► 1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