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停留,驻扎。
- 故城:旧时的城池。
- 谒:拜访。
- 澹台董子祠:供奉澹台灭明和董仲舒的祠堂。澹台灭明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
- 钦贤:尊敬贤人。
- 并祠:共同祭祀。
- 知人:了解人。
- 孔圣叹:孔子感叹。
- 策士:谋士,智者。
- 汉皇私:汉朝皇帝的私人顾问。
- 榛:一种灌木。
- 窥:偷看。
- 平生:一生。
- 守正:坚守正道。
- 景行:高尚的行为。
- 于斯:在这里。
翻译
停留在古老的城池,拜访澹台灭明和董仲舒的祠堂。 尊敬贤人,得以共同祭祀。 了解人的能力,孔子曾感叹; 作为谋士,汉朝皇帝的私人顾问。 小径寂静,灌木丛生,园中荒凉,鸟儿自由地窥视。 一生坚守正道,高尚的行为必定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通过访问澹台灭明和董仲舒的祠堂,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德和智慧的赞美。诗中“径寂榛从塞,园荒鸟任窥”一句,以荒凉的景象映衬出贤人的孤独与超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正直品质的坚守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