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

朝发钜野泽,夕济洪河流。 九流信渺渺,九曲良悠悠。 瓴注捣淮泗,箭溜齧徐州。 昆崙去几许,孟门犹未休。 汩日有馀浊,滔天无厌浮。 我行季夏月,北风何飕飕。 昔渡限无梁,今汎有方舟。 鸣橹顺洪涛,扬帆逐轻沤。 岸上谁家叟,伫立河之洲。 望而不得语,披发且行讴。 薪竹少暇日,堤防无良谋。 为我谢河伯,无为吾民忧。 川灌何足喜,云旗成漫游。 请从挟羿矢,宁假事屈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钜野泽:古代湖泊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
  • 洪河流:指黄河。
  • 九流:指众多河流。
  • 九曲:形容河流弯曲。
  • 瓴注:形容水流如瓴倾泻。
  • 淮泗:淮河与泗水。
  • 箭溜:形容水流急速如箭。
  • (niè):侵蚀。
  • 昆崙: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孟门:古代黄河上的一个险要关口。
  • 汩日:形容水流湍急,日光被遮蔽。
  • 滔天:形容水势浩大。
  • 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 飕飕:形容风声。
  • 鸣橹:划船时橹声。
  • 扬帆:升起船帆。
  • 轻沤:小波浪。
  • 薪竹:柴火和竹子,这里指日常生活的忙碌。
  •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之神。
  • 云旗:古代神话中神仙所用的旗帜。
  • 挟羿矢:携带箭矢,羿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射日英雄。
  • 屈游:指屈原的游历,这里借指游历。

翻译

早晨从钜野泽出发,傍晚渡过黄河。众多河流显得渺茫,河道弯曲漫长。水流如瓴倾泻,冲击着淮河与泗水,急速如箭的水流侵蚀着徐州。昆仑山有多远,孟门关口还未到尽头。水流湍急,日光被遮蔽,水势浩大无边。我在夏末的月份行走,北风呼啸。过去渡河时没有桥梁,现在有了方舟。划船声伴随着汹涌的波涛,扬帆追逐着轻波。岸上有一位老人,站在河中的洲上。他望着我们却无法言语,披着头发且边走边唱。他忙碌于日常生活的柴火和竹子,对于堤防没有好的策略。我向河伯致谢,不要让我的百姓担忧。河水灌溉并不值得欢喜,云旗飘扬只是漫无目的的游历。请让我携带箭矢,不必借用屈原的游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渡河的情景,通过对河流的描写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诗中,“九流信渺渺,九曲良悠悠”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河流的广阔与曲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岸上老人的描写,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最后,诗人以神话中的英雄羿和屈原为喻,表达了自己不愿空游,而是希望有所作为的决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