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赋怀

乌桕飘霜溪月清,栖鸦时复绕枝鸣。 紫云遥忆天边曲,鼙鼓空闻江上声。 酒醒鬓丝明素魄,露馀虫语搅幽情。 凭轩终夕看无寐,也为灵光覆万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桕(wū jiù):一种树,其种子可榨油。
  • 栖鸦:指夜晚栖息的乌鸦。
  • 紫云:此处可能指远方的云彩,也可能是指某种高远的景象或音乐。
  • 鼙鼓(pí gǔ):古代军中用的小鼓。
  • 鬓丝:指鬓角的头发。
  • 素魄:指月亮。
  • 虫语:虫鸣声。
  • 幽情:深藏的情感。
  • 灵光:指月光。
  • 覆万生:覆盖万物。

翻译

乌桕树在霜降时飘落着叶子,溪边的月光清澈。栖息的乌鸦不时绕着树枝鸣叫。我遥想起天边的紫云,仿佛听到了远方的曲调,而江上传来的鼙鼓声却是空洞的。酒醒后,我看着明亮的月光,鬓角的头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露水之后,虫鸣声搅动了我的深藏情感。我倚着窗户整夜无法入睡,只为观赏这灵光般的月光,它覆盖了万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深沉。诗人通过对乌桕、溪月、栖鸦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紫云遥忆天边曲”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鼙鼓空闻江上声”则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后两句通过对月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悟。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