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太守凤山邀饮龙泉寺手谈

是处名山可遍求,况联五马共遨游。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 笑弹数着西廓下,月满袈裟局未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马:古代指太守的座驾,这里代指陶太守及其随从。
  • 疏松筛日金溜榻:形容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像金色的流水一样洒在榻上。
  • 弱筱含烟翠湿裘:筱(xiǎo),细竹子。这里形容细竹子在烟雾中显得翠绿,似乎湿润了衣裘。
  • 高阁经残僧伴少:高阁中,经书残破,陪伴的僧人稀少。
  • 石泉龙起玉光浮:形容石泉中水流涌动,如同龙起,水光闪烁如同玉光。
  • 笑弹数着西廓下:在西廊下笑着弹奏琴曲。
  • 月满袈裟局未收:袈裟,僧人的服装。这里指月光照在袈裟上,棋局还未结束。

翻译

无论何处,名山都值得一一探寻,更何况有陶太守及其随从一同游玩。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像金色的流水洒在榻上,细竹子在烟雾中显得翠绿,似乎湿润了衣裘。高阁中,经书残破,陪伴的僧人稀少,石泉中水流涌动,如同龙起,水光闪烁如同玉光。在西廊下笑着弹奏琴曲,月光照在袈裟上,棋局还未结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陶太守在龙泉寺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山寺的静谧与美丽。诗中“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等句,巧妙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陶醉。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