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卫河太守年兄席上作

善政由来继卫侯,宾筵况复甚风流。 地过淇上多遗咏,客指周南未滞留。 竹树千竿如水郭,荷花六月似江楼。 他年胜事追河朔,紫李甘瓜即旧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过卫河太守年兄席上作:在经过卫河时,在太守(地方行政长官)的宴会上所作的诗。
  • 区大相:明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
  • 善政:良好的政治治理。
  • 卫侯:指卫国的君主,这里可能指当时的卫河太守。
  • 宾筵:宴席,宴会。
  • 风流:这里指宴会上的风雅和乐趣。
  • 淇上:淇水之滨,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 周南:《诗经》中的一个部分,这里可能指诗书之地。
  • 滞留:停留,逗留。
  • 水郭:水边的城市或村落。
  • 江楼:江边的楼阁。
  • 河朔:古代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 紫李甘瓜:紫色的李子和甜瓜,这里泛指美味的水果。

翻译

善政自古以来就由卫侯继承,宾客宴席更是风雅非凡。 这里的地理位置超过了淇水之滨,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客人们指着周南之地,表示不会在此停留太久。 千竿竹树如同水边的城市,六月荷花盛开,仿佛江边的楼阁。 将来回忆起这里的美好时光,就像河朔的胜事,紫李甘瓜的美味,都是我们旧日的游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卫河太守宴会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善政、风流宴席、美丽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竹树千竿如水郭,荷花六月似江楼”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宴会地点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艺术表达能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