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大梁赠同行范中翰

连翩征骑帝城西,四牡骄嘶玉齿齐。 池上凤书谁比翼,阁中星使旧分藜。 千花汴口明朱邸,二室云边落紫泥。 传道輶轩将问俗,共裁谣咏入封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连翩征骑:连续不断的出征队伍。
  • 四牡:四匹雄马。
  • 骄嘶:高声嘶鸣。
  • 玉齿:形容马的牙齿洁白如玉。
  • 比翼:比喻夫妻或朋友关系亲密,共同进退。
  • 星使:指天子派遣的使者。
  • 分藜:分食藜草,比喻同甘共苦。
  • 朱邸:红色的府邸,指贵族的宅邸。
  • 二室:指两间房间。
  • 紫泥:紫色的泥土,古代用于封印文书。
  • 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
  • 问俗:调查民情。
  • 谣咏:民谣和诗歌。
  • 封题:封好的信件或文书。

翻译

连续不断的出征队伍在帝城西边行进,四匹雄马高声嘶鸣,牙齿洁白如玉。 池边的凤凰谁与它比翼双飞,阁中的天子使者们曾经共同分食藜草。 汴口的千花在红色府邸旁显得格外明亮,二室云边的紫泥从高处落下。 听说轻便的车将要调查民情,我们一起记录民谣和诗歌,然后封好信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出征队伍的壮观景象,以及天子使者的往事和即将进行的民情调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连翩征骑”、“四牡骄嘶”等,展现了出征的气势。同时,通过“比翼”、“分藜”等词语,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经历。后两句则预示了即将进行的民情调查,体现了对民间生活的关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出征和民情的深刻思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