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宫杂曲

小童学炼白朱砂,轮向天坛扫落花。 玉管金炉解迎客,碧云遥指太清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和宫:道教宫观名,常指道士修炼之地。
  • 区大相:明代诗人。
  • 白朱砂:道教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象征着炼丹活动。
  • 天坛:道教中供奉神灵的高台,此处指道观中的祭坛。
  • 玉管金炉:指道观中用于炼丹的器具,玉管可能是指炼丹用的管状器具,金炉则是炼丹炉。
  • 太清家:道教中指最高的天界,即太清境,是道士修炼成仙的理想之地。

翻译

小道童学习炼制白色的朱砂, 在天坛周围扫去落下的花瓣。 玉制的管状器具和金色的炼丹炉, 迎接来访的客人, 碧蓝的云朵遥遥指向那太清仙境的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道教宫观中的宁静景象,通过小道童炼丹和打扫天坛的细节,展现了道观生活的日常。诗中“玉管金炉解迎客”一句,既体现了道观中的炼丹活动,也隐喻了道观的开放与欢迎。结尾的“碧云遥指太清家”则寄托了道士们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道教文化中对清净、超脱的向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