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元日使归家园作

正旦迎祥始,王春布令初。 幸逢新岁月,言返旧田庐。 帝祝无疆历,人看大有书。 频年困徵敛,兹岁复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寅: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9年称“壬寅年”。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使归:出使归来。
  • 正旦:农历正月初一。
  • 迎祥:迎接吉祥。
  • 王春:指春天,也特指春节。
  • 布令:发布命令。
  • 幸逢:幸运地遇到。
  • 新岁月:新的一年。
  • 言返:说回归。
  • 旧田庐:旧时的田园和房屋,指故乡。
  • 帝祝:皇帝的祝福。
  • 无疆历:无限长的岁月。
  • 大有书:丰收的记录。
  • 频年:连续多年。
  • 困徵敛:困扰于征税。
  • 兹岁:今年。

翻译

在壬寅年的春节,我出使归来,回到家乡。正月初一,是迎接吉祥的日子,春天开始,也是发布新命令的时刻。幸运地遇到了新的一年,我回到了旧时的田园和房屋。皇帝祝福我们拥有无限长的岁月,人们期待着丰收的记录。连续多年我们都被征税所困扰,今年又会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春节归乡时的感慨与期待。诗中,“正旦迎祥始,王春布令初”展现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和新年的开始,而“幸逢新岁月,言返旧田庐”则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喜悦和对故乡的眷恋。后两句“帝祝无疆历,人看大有书”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和对丰收的期盼。最后,“频年困徵敛,兹岁复何如”则透露出诗人对连年征税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春节的喜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