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

上国韶年早,帘帷着处开。 翠钿光首饰,红袖称心裁。 携手将攀柳,联镳出看梅。 花簪并蒂蕊,酒荐合欢杯。 独叹离居者,春来春不来。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国:京师,首都。
  • 韶年:美好的年华。
  • 帘帷:窗帘和帷幕,泛指门窗的帘子。
  • 着处:处处,到处。
  • 翠钿:用翠玉制成的或镶嵌有翠玉的首饰。
  • 光首饰:使首饰显得光彩夺目。
  • 红袖:红色的衣袖,借指美女。
  • 称心裁:合心意的裁剪。
  • 联镳:骑马并行。镳(biāo),马嚼子。
  • 花簪:插在头上的花。
  • 并蒂蕊:两朵花共一个花蒂,比喻恩爱夫妻或情侣。
  • 酒荐:以酒献祭。
  • 合欢杯:象征欢乐和团圆的酒杯。
  • 离居者:分居两地的人。

翻译

在京城,春天的美好年华早早到来,到处都是敞开的门窗帘帷。 翠玉首饰闪耀着光芒,红衣美女穿着合心意的裁剪。 手牵手去攀折嫩柳,骑马并行出门赏梅。 头上插着象征恩爱的并蒂花,酒杯中斟满了象征欢乐的酒。 独自叹息那些分居两地的人,春天来了,他们却无法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初京城的美好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欢乐。诗中“翠钿光首饰,红袖称心裁”等句,以华丽的辞藻勾勒出春日里人们的装扮与心情。后句“花簪并蒂蕊,酒荐合欢杯”则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人们的恩爱与团圆。然而,“独叹离居者,春来春不来”一句,突然转折,抒发了对分隔两地之人的思念与遗憾,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