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府招饮快阁

快阁登临秋更宜,暂停征舸共来窥。 檐前落木风兼下,天际归云雨乍随。 鸟渡平芜烟漠漠,帆移远浦树离离。 忽逢仙令飞凫舄,留醉山翁倒接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ě):船。
  • 征舸:远行的船。
  • 檐前落木:屋檐前掉落的树叶。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 帆移远浦:船帆在远处的水面上移动。
  • 离离:形容树影婆娑的样子。
  • 仙令:指地方官。
  • 飞凫舄(fú xì):传说中仙人穿的鞋子,这里比喻官员的快速到来。
  • 山翁:山中的老者,这里指诗人自己。
  • 倒接䍦(lí):倒戴的帽子,形容醉态。

翻译

秋日登上快阁,景色格外宜人,我们暂时停下远行的船只,一同来此观赏。屋檐前,落叶随着风飘落,天边,归来的云彩似乎带着刚刚停歇的雨。鸟儿飞过平坦的草地,烟雾弥漫,船帆在远处的水面上移动,树影婆娑。突然遇到地方官快速到来,像是穿着仙人的鞋子,留下来与山中的老者一同畅饮,醉态中倒戴着帽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快阁的景色,通过“檐前落木”、“天际归云”等自然景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深远。诗中“鸟渡平芜烟漠漠,帆移远浦树离离”以对仗工整的句式,生动地描绘了远处的景致,增添了诗意。结尾处“忽逢仙令飞凫舄,留醉山翁倒接䍦”则巧妙地融入了人文元素,通过官员的突然到来和与山中老者的欢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向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