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义叔宪副之左江

三年暂返滇池节,万里仍扬桂水旌。 汉使由来多象郡,越江何处似羊城。 褰帷未厌关山远,开府能令瘴疠清。 正喜遐方无战伐,不劳溪笛怨南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滇池: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古代指云南地区。
  • 桂水:指广西的桂江,这里泛指广西地区。
  • 汉使:汉朝的使者,这里指明朝的官员。
  • 象郡:古代地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这里泛指广西地区。
  • 越江:指广西的河流,这里泛指广西地区。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褰帷:拉开帷幕,指官员出行时拉开车帘,以示亲近百姓。
  • 开府:指设立官署,这里指设立地方政府。
  • 瘴疠: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因湿热气候引起的疾病。
  • 遐方:远方。
  • 溪笛:指边疆地区的笛声,常用来象征边疆的孤寂和战争。
  • 南征:指南方的征战。

翻译

三年暂时返回云南的节度使,现在又要远行至广西,继续扬起桂江上的旗帜。 汉朝的使者常常来到象郡,但广西哪里能比得上繁华的广州呢? 拉开帷幕,不厌其烦地穿越遥远关山,设立地方政府,希望能够清除那里的瘴气和疾病。 正庆幸远方没有战事,不再需要边疆的笛声来哀怨南方的征战。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送别杨义叔宪副前往广西的作品。诗中,诗人通过对滇池、桂水、象郡等地的描绘,展现了杨义叔远行的艰辛与不易。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杨义叔能够改善当地环境、带来和平的期望。诗的最后,诗人庆幸远方无战事,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杨义叔的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