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四家兄登九成台

夔龙班里忝游陪,何似延陵历国回。 闻乐总忘三月味,放歌独上九成台。 深山松桂经秋长,古驿芙蓉向水开。 此地自留虞帝迹,凤凰千载可重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高贵的人物。
  • 班里:指朝班,即朝廷中的官员行列。
  • 忝游陪:谦辞,表示自己有幸陪伴在高贵人物身边。
  • 延陵:地名,今江苏常州,这里指代吴国公子季札,他曾周游列国。
  • 历国回:游历各国后归来。
  • 闻乐:听到音乐。
  • 三月味:指长时间的味道,这里比喻长期的生活体验。
  • 放歌:放声歌唱。
  • 九成台:地名,指九层高的台。
  • 经秋长:经历秋天而生长。
  • 古驿:古老的驿站。
  • 向水开:朝着水面开放。
  • 虞帝:指虞舜,古代帝王。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翻译

我有幸在朝班中陪伴高贵的人物,这感觉就像延陵的季札游历各国后归来一样。听到音乐,我忘记了长时间的生活体验,放声歌唱,独自登上九成台。深山中的松树和桂树经历秋天而生长,古老的驿站旁,芙蓉花朝着水面开放。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留有虞舜的遗迹,凤凰千载之后或许还会重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贵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夔龙班里忝游陪”展现了诗人对朝班生活的自豪与谦逊,“闻乐总忘三月味,放歌独上九成台”则体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由的追求。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古代帝王遗迹的敬仰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